老年人常见眼病,如何预防?
2022-08-18 16:51:22
admin
14
本文摘自——黎智.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有哪些[J].家庭医学.视力问题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调节能力下降,必然会出现视力衰退的现象,在没有明显的痛、痒等症状时,自行定义为老花眼的这种判断方法是不科学的。当发现视力开始明显下降时,应到医疗机构进行专业检查,确 定引起视力下降的真正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矫正及治疗措施。不能把所有的视力下降都归结于衰老,而忽视了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白内障就是指眼睛内的透明晶状体变得混浊。白内障是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50~60岁发病率60%~70%,70 岁以上的发病率80%,是导致失明率最高的疾病。1)由视物模糊不清发展到视物不见
3)单眼视物出现重影
4)眼前雾样感
5)视物颜色发暗
目前尚无药物能够治愈白内障,早期视力较好的白内障患者可以试用一些药物延缓病情发展。当白内障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时,可选择手术。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目前开展的最安全、有效,最普遍的手术方式。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其特征性表现是看东西的视野逐渐缩小而最终失明。急性发作的青光眼通常会伴有眼胀痛、头痛及恶心等不适。如处理不及时,可引起失明。糖尿病会造成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 变、葡萄膜炎、干眼症、青光眼以及斜视等多种病变,所以发现糖尿病后要及早去看眼科,一般每年至少复诊1~2次。尤其是要检查眼底,因为往往在发现自己患糖尿病时可能已经存在视网膜病变了。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随着年 龄增长,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老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在眼睛视网膜中央有一个没有血管的区域,称为黄斑。这里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一旦有了病变,初期视物模糊,辨色力减弱,视力渐进性下降;当合并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引起黄斑出血时,视力可突然下降,同时出现视物扭曲、眼前黑影遮挡,甚至 导致失明。该病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到目前为止没有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过它的病变缓慢,可以用一些药物,同时辅以生活管理去控制它的发展。具有安神、松弛神经;提高学习认知能力、抗疲劳;缓解更年期、经期综合症;提高免疫力、抗肿瘤、降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神经元等作用。可缓解因长期精神紧张导致的眼压过高、用眼过度、遗传、年龄增长等引发的青光眼。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晶状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可减弱光线与氧气对眼睛晶状体的损害,缺乏维生素C容易导致晶状体浑浊,引发白内障。1.过滤蓝光保护视网膜;2.降低白内障发生率;3.预防老年性黄斑退化综合征;4.改善眼干、眼涩、视疲劳;5.保持视觉清晰、增进视力。补充黄斑中的叶黄素,可过滤掉蓝光,避免蓝光对眼睛的损害,能快速缓解视力疲劳,改善黄斑病变、视物模糊、眼干涩、眼胀、眼痛、畏光等症状。玉米黄质,可以维护黄斑色素光学密度,有利于改善或者保持良好的视觉功能,减轻蓝光对视网膜的危害。保护眼部微血管作用。蓝莓的成熟紫黑色浆果中,有超过15种花青素成分,能有效抑制破坏眼部细胞的酵素。蓝莓中的花青素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中的视紫质再生,有助于预防近视,增进视力,并且可使老年性黄斑变性危险降低38%。黑枸杞中的花青素,可促进视网膜细胞中视紫质的再生成,可预防重度近视及视网膜剥离,具有明显保护视力的作用,对中老年眼花、眼底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视疲劳、干眼症等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