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科学家已经证实:所有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康复都与肽有关

2022-07-15 15:12:17 admin 25

本文摘自:郭光军,小分子肽的营养和治疗作用研究进展浅析[J].


天合人康,人康集团,人康国际


肽,是介于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的一种生化物质,它比蛋白质分子量小,比氨基酸分子量大,是蛋白质的一个片段。两个以上的氨基酸之间以肽键相连,形成的“氨基酸链”或“氨基酸串”就叫做肽。由10个以上氨基酸组成的肽,分子量大于10000道尔顿,被称为多肽[1];由2至9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分子量小于1000道尔顿,称为寡肽、低聚肽或小肽(小分子肽)。

《神奇的小分子活性肽》一书指出,我们人体中几乎所有细胞都受肽的调节,它涉及激素、神经、细胞生长和生殖等各个领域。科学家已经证实:所有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康复都与肽有关。

为什么小分子肽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这与功能吸收机制,有密切关系。




小分子肽的功能




过去的科学研究认为,蛋白质经消化道酶促水解后,主要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近两年的科学研究发现,人体吸收蛋白质的主要形式不只是以氨基酸,还有以小肽的形式吸收的,这是人体吸收蛋白质机制研究的重大突破[2]。科学试验证明,小肽的吸收机制具有九大特点:


不需消化,直接吸收。通常,我们吃的蛋白质食物进入机体后要先进行酶促水解,变成氨基酸,然后再合成肽被机体吸收。而人工体外合成的小肽,进入人体后不需要进行二次降解,可直接被吸收。


吸收快速,口服剂如同针剂。人工体外合成的小肽,进入机体后可以快速穿过人的口腔、胃、直接进入小肠,被小肠吸收,最终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器官及细胞组织,迅速发挥其生理作用和生物学功能。



天合人康,人康集团,人康国际


小分子肽的吸收


小肽自身有一层保护膜,人体服用时,不会受到人体中的促酶、胰酶、淀粉酶、消化酶、胃蛋白酶及消化系统中的酸碱物质的损害或二次水解,它是以完整形式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


小肽具有百分之百被人体吸收的特点。吸收后,不会有任何排泄物,全部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小肽具有主动被人体吸收的特点。人体吸收任何物质都要耗费人体能量,而吸收小肽不需消耗人体能量,这对于消化能力差、营养缺乏、体弱多病者,有重要的意义[3]。


小肽具有优先被人体吸收的特点,这与其主动吸收的特点密不可分。


小肽在被人体吸收时,对氨基酸有保护作用,可保护氨基酸不破坏,小肽与氨基酸的混合物是人体吸收蛋白质的最佳吸收机制。


小肽可在人体中起载体与运输工具的作用。小肽可将我们平常所食的各种营养物质吸附在本体上,然后运载输送到人体各个细胞、器官、组织,同本体一起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作用。


小肽被人体吸收后,在人体中起着信使作用。它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让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发挥各自和整体作用。







目前,肽已被世界医学界广泛应用,肽类药物已涉及胃肠道类、骨和结缔组织类、心血管类、新陈代谢类、血液类、肿瘤类、治疗神经系统类、生育能力缺陷类、妇科或产科类、泌尿系统类等十多个治疗领域,一百多个品种。

尤其是小分子肽,因其具有提高免疫水平,增强抗病毒能力[4],在2003年抗击“非典”SARS病毒和2014年南非“埃博拉”纤维病毒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小分子肽是目前研究发现的抵御恶劣环境和疾病对人体威胁伤害的最有效的出路和办法。






参考文献

[1] 刘静,陈均志.大豆多肽分离纯化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6年09期.

[2] 乐国伟,施用晖,杨凤.肽在动物蛋白质营养中的作用──小肽在动物氨基酸吸收中的作用[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S1期.

[3] 林煌映;小肽吸收机制研究进展[J].畜牧市场;2005年08期.

[4] 陈星,李晓磊,吴琼.不同蛋白酶酶解产物活性大豆肽分子量分布状态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首页
大事件
健康产品
理疗养生
加入我们